close

  走進沙井街道步涌社區,一塊刻著“壽星苑”字樣的碑石後方,就是步涌社區養老公寓,也是沙井出了名的“幸福樓”。這種“離家不離親,離家不離社區”的新型社區養老模式正在向寶安全區推廣。
  沙井街道的社區養老模式成為寶安區為民辦實事的縮影。寶安區是深圳乃至全省的人口大區,如何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區委書記田夫提出,“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去解決社會管理問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
  創新社區養老服務模式
  養老“離家不離親,離家不離社區”
  12日下午,廣東省委常委會議組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提出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做好民生工作的立足點放在保基本、保底線上,加大民生和社會事業投入力度,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養老,是民生重點領域之一。近期,民政部、國家發改委確定深圳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之一。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和人口大區,近年來,寶安把創新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點改革項目,提出2014年在每個街道建設1間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2家社區長者家園(“一中心兩家園”),打造20分鐘養老服務圈。目前場地選址和運營服務預選供應商招標工作已經完成,年底前將全部掛牌成立。
  據瞭解,沙井養老模式吸收了居家養老和社會養老的優點,把兩者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充分發揮其成本較低、覆蓋面廣、服務方式靈活的優點。目前在該街道7個社區的統建樓內設置了151套老年公寓,總面積8097平方米,已有98位老人入住。
  為了建立長效機制,沙井社區養老整合資源實現共享,提供專業化服務,制定了老年公寓物業綜合管理制度、陪護人員守則等方面制度;積極引導社區在統建樓建設過程中,規劃配套建設社區養老設施。以步涌社區為例,在社區統建樓內建設老年公寓,並配套建設一個約220平方米的活動室;促成老年公寓與就近社區社康中心合作,建立老人健康台賬,定期上門為老人進行常規體檢、康復理療等服務;同時對家屬及照料人員開展醫護常識培訓。協調新安影劇院與社區老年公寓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為老年人播放各類電影及組織舉辦粵劇文藝等文化演出;採取“社工+義工”工作模式,聯合社區服務中心開展各類活動;開通“親情通”呼救系統,為老年公寓老人提供定位查詢、SOS緊急呼救等系列服務。鼓勵、提倡、支持社區老人與老年公寓老人結對幫扶,定期開展上門走訪、慰問聊天、心理慰藉等活動。
  創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文化春雨”播撒文化種子
  2014年9月19日下午,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於平司長專程來寶安區調研“文化春雨行動”,認為可以作為文化部創新獎的後備項目,可以納入國家文化部的層次。這一由政府部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公共服務社會化新模式,經過兩年時間,已經將最基層、最草根的文化種子播撒在了群眾心田。
  據瞭解,“文化春雨行動”通過招募“文化義工”、採購“文化鐘點工”、聘請“文化輔導員”等系列措施,彌補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不足,挖掘基層文化建設的助手。其中,“文化鐘點工”主要從具有某項文藝特長、熱愛廣場文化的群眾中“採購簽約”,職責是引領推動廣場、街區文化建設,開展群眾性文體基礎輔導。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通過整合社會問題資源,寶安群眾文化熱情被激活。至2013年底,全區招募“文化義工”2000多人,發展“文化鐘點工”活動點200個,簽約300多人。群眾性文化活動內容除廣場舞外,還包括太極、攝影、戲曲、合唱、書法、遙控車漂移等12項,甚至福永街舞團也成為“文化鐘點工”的一員,在工業區免費教授街舞。
  “對於寶安這個城市化進程中的流動人口大區來說,‘文化春雨’有利於通過培養‘合作、融合、分享’的社區人群,最終孕育出具有現代城市肌理和社群意識的成熟社區。”一名觀察人士表示。
  文化春雨行動不僅得到了寶安市民的認可,也得到了上級文化部門及全國文化界的充分肯定,寶安區“文化鐘點工”作為深圳唯一項目,以廣東省總分第一的成績獲評國家文化部全國文化志願者先進示範項目。在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和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聯合主辦的全國“社會文化組織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座談會上,寶安“文化春雨行動”作專題發言。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巡視員、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副會長孫若風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公共服務社會化,而寶安區的“文化春雨行動”就創造了這樣一種由政府部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的模式,令人很受啟發。
  創新民生問題收集解決機制“願望牆”成政情民意直通車
  “願望牆”上貼著一個個寫了社區群眾“微願望小紙條,社區黨組織登記並組織駐社區黨組織、黨員、企業、及愛心人士自願認領、幫助實現。從3月26日以來,新安街道興東社區創造性推出的“願望牆”,成為凝聚民心,拉近距離的“連心橋”。
  愛心在傳遞。4月份,“願望牆”做法在全區全面推廣。截至目前,全區共設立207個“願望牆”,收集998個群眾“微願望”,650個願望得到實現,461個黨組織、8000餘名黨員參與,廣大社區基層群眾切實受惠。
  除了在全區打造實體+網絡、固定+流動相結合的立體式“願望牆”體系,寶安區也以打造“願望牆”為契機,藉此探索解決民生問題長效機制。如結合黨代表履職,深化黨代表直接聯繫服務群眾。在服務群眾最為直接的區義工聯設立黨代表工作室,在兩新組織密集的地區設立黨代表工作室,加掛“黨群服務中心”牌子,就近服務企業和員工。在接待來訪、走訪慰問等基礎上,“願望牆”成為黨代表聯繫服務群眾的新途徑。
  對於這一廣受群眾好評的“願望牆”,中組部領導,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同志等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撰文 柳艷 統籌 江強  (原標題:寶安區以改革創新破解民生髮展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robq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